本报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成果丰硕
 刊发时间:2009-09-08 16:00:34 来源:人民摄影报 [字体: ]
     本报讯(记者  李涛 梁丽娟) 8月3日,由大理国际摄影节艺委会主办,本报承办的中国新闻摄影大理高峰论坛在云南大理兰林阁酒店会议室举行。50余位来自国内新闻摄影界的知名摄影家、摄影记者、评论家,在分析和梳理中国新闻摄影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新闻摄
影的发展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论坛由本报社长、总编辑霍玮主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胡颖、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总编助理王文澜、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担任论坛总顾问。知名摄影评论家鲍昆、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雷刚、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总监吴学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林路、宝鸡日报摄影部主任杨晓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副主任王培权、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嘉兴日报视觉总监张蔚飞等嘉宾应邀参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国的新闻摄影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然而,随着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来自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的新闻摄影受到严峻挑战,新闻摄影理论亟待更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应对这些冲击?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如何与实践相结合?未来新闻摄影如何发展创新……已成为业界迫切解决的课题。
  12名来自新锐媒体、党报的知名摄影记者和评论家在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华商报首席编辑巩志明以《“后发”何以“制人”》为题,阐明了传统纸媒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纸媒打间接牌后发制人的绝招;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提出了《以终为始:当代新闻摄影创新之道》的新观点,建议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个评判角度,换一种运作模式进行创新。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杨发维和南方日报视觉中心主任钟荣健,结合党报新闻摄影的特色,分别做了《命运——新闻摄影发展趋势的思考》、《报业困境下的新闻摄影出路》的发言,交流了各自近年来在新闻摄影方面的创新之举。东方早报副总编常河提出做全能摄影记者的建议。重庆商报总编助理兼视觉中心主任王桂江发出了要做职业摄影记者和传播者的呼声,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则提出了“让摄影记者慢下来”的建议。京华时报图片总监骆永红、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摄影部副主任亚牛分别就其流媒体的运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演示。天津作家协会评论家藏策提出了新闻摄影的问题不是摄影的问题而是新闻的问题的新主张。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孙京涛提出利益是推动新闻摄影变革的直接动力,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怎样将摄影融合到媒体中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法国Pixpalace中国区代表秦颜,则介绍了Pixpalac数码图片购图中心的运作模式。
  论坛气氛十分活跃,针对主题发言,与会嘉宾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其中,摄影是挣钱的而不是烧钱的行业;打新闻间接牌;资本、技术是摄影发展的动力等理念让人耳目一新。此外,鲍昆、曾璜、何龙盛等就插图摄影是否属于新闻摄影范畴进行了辩论;贺延光、吴学伦、骆永红、常河等就流媒体的发展展开了交锋。整个论坛不时呈现出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学术的争鸣。
  本次论坛得到了新浪网、新锐视觉联盟、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山西卫视影像世界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其中,新浪网、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山西卫视影像世界还全程记录,并将进行专题刊播。本报也将于近期开辟专版,集萃论坛观点精华。此外,本次论坛成果还将汇编成图文书籍,作为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文献公开发行。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