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公吴福泽(1906~1942)出生在茅山东南面金坛罗村坝西格村(今属金坛薛埠上阮村)的一个穷苦家庭。他祖上是湖北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移民至此生活。小时候他上山为地主放羊,打长工补给家用,生活很艰难,但他聪明好学,继承了父母的武学,他擅长练功,带了一帮徒弟,人很正直,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在当地颇有威信。
吴福泽(1906年~1942年)吴福泽一生为抗战奔波。受党组织委派,他于1940年11月~1942年6月,以磨豆腐为名留守宣城双桥,后回金坛被以丁保田为首的土匪杀害。
1938年6月,陈毅带领新四军一支队来到了溧阳竹箦桥,听说溧阳有一武装叫吴福泽的抗日游击队,队伍发展到300多名,活动范围扩大到两溧地区,杀富济贫,抗击日军,成为当地有影响的一支武装。陈毅听后很高兴,立即派人与吴福泽联系,得知吴福泽非常乐意打鬼子,陈毅同志高兴地对吴福泽说,我任命你为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营长,随我们一起打鬼子。于是吴福泽很高兴地接受了改编,担任了二营营长,陈绍海为营教导员。根据溧阳党史记载,新四军在溧阳竹箦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站稳了脚跟,这与吴福泽改编为新四军分不开的,为抗战打好了基础。
我太公没上过学(溧阳党史说吴福泽是个大老粗),但他好学,自从担任营长后,也认识了不少字。1938年9月,根据溧阳文史资料记载:受陈毅同志命令,他率部夜袭别桥日军护桥部队。他先侦察,后制订战斗方针,妥善安排兵力。从这场战斗可以看出,作为新四军干部,他已经成长起来了。在多年征战生涯中,他也实践了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的职责,冲锋在前,享乐在后,坚守诺言,保守党的秘密,直到牺牲后多年,妻子曹氏都不知丈夫是执行什么任务而牺牲的。
1938底,吴福泽跟随陈毅到镇江句容、丹阳与当地县长见面,想得到他们的抗战支持。左4为陈毅,左5为黄源,左7为吴福泽。
1938年6月~1939年4月,这期间,他随陈毅同志镇压顽固派反动势力,稳固了抗日根据地,抗日斗争呈现出一派大好形势,苏南新四军队伍扩充了数倍。根据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命令,部队又开始整编,1939年5月5日,吴福泽领导的部队被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一营,吴福泽任营长,张玉辉任营政委,后来部队得到了壮大,有部分随团长陶勇、政委卢胜去了江北(其中包含马鞍山矿山工人80名),在溧水、当涂驻扎时,对外称为小丹阳地方武装吴福泽部(1988年时任23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眭翔在《福建党史月刊》上提到:23集团军是以小丹阳地方武装吴福泽部为基础建立的)。
1940年7月,张玉辉调到军部学习,吴福泽留守在宣城双桥,以磨豆腐为掩护,先秘密接应新四军军部1700名非战斗人员回江南指挥部的任务。1940年底,吴福泽领导的部队刚完成任务后,组织上让他只带少许人员(全部作农民打扮)继续留守宣城,他们在双桥镇后街鸽子巷以磨豆腐为掩护建立秘密交通站(解放后,此四间平房和院子成为双桥最大的集体豆腐厂,妻曹氏任厂长多年)。
1941年1月6日,事态急转直下,皖南事变发生了,许多同志被抓,情况异常严峻。吴幅泽领导的小分队化妆成农民、商人,秘密接应军部突围的人员。即便如此,他还是想方设法接应军部突围来的同志,老1团、老3团、新3团都有许多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如陈绍海、吴咏湘、林胜杰、周桂生、张玉辉等同志,但最后他只等来了1纵队东线突围来的部分同志。
1942年6月,吴福泽赶回金坛老家罗村打听新四军下落,被闻讯赶来的土匪杀害(其中为首土匪叫丁保田,罗村山蓬人,后被解放军镇压)。吴福泽被害后,朋友丁家收尸,葬于罗村西格的山坡上,后被族人迁葬在罗村许庄。
1939年5月~1940年7月间,左为张玉辉,右为吴福泽,他们俩留存在世的唯一照片。纵贯我的太公一生,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 1937年12月份组建300多人的抗日自卫团,他任团长。 1938年9月,担任二支队四团二营营长,营教导员陈绍海。
1938年12月,担任溧阳抗敌委员会主任。 1939年5月5日,江南新四军重新整编,担任二支队四团一营营长,张玉辉任营政委。 1940年11月,接受罗忠毅、廖海涛首长命令,留守宣城双桥,接应新四军军部1700人非战斗人员回江南指挥部的任务。
1941年1月,继续留守宣城双桥,秘密接应从新四军军部突围的战士回江南指挥部。 1942年6月,回金坛时被以丁保田为首的土匪杀害在罗村金山后。口述人:王四海整理者:刘维荣(整理者刘维荣为江苏档案馆研究员)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