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跨屏 跨语言——新闻摄影融合发展突破之道
 http://cnpressphoto.com 2023-04-04 10:25:26 来源:中国记者
0

跨界 跨屏 跨语言——新闻摄影融合发展突破之道

王建华

  作者:王建华

  回望历史,新闻摄影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媒介的发展并肩而行。1855年春,英国摄影师罗杰·芬顿用一辆马车带着五台相机、大批摄影材料以及两名助手来到战场。他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火棉湿版法,经过三个月的拍摄,收获360块战争场景的玻璃底板。20世纪30年代,《生活》杂志的兴起见证了新闻摄影的辉煌,其旗下的摄影师们见证了一系列人类重大历史时刻,他们的照片随着杂志的发行广为人知。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新华社摄影记者第一次进入世界热点地区采访并直接从战地发回“传真照片”,中国新闻摄影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始参与国际新闻界的竞争。

  进入互联网时代,数码相机诞生,媒体融合风起云涌,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不仅改变着新闻摄影的采集手段、编辑方式和呈现形式,还促使我们对新闻摄影未来发展再思考、再认识。新闻摄影的融合发展,不仅要继续发挥其真实、形象、生动的传统优势,还要敢于突破固有的边界,在跨界叙事、跨屏呈现、跨语言传播的方向上探索突破之道。

  01、跨界:突破摄影的边界

  新闻摄影以摄影为叙事语言,静态图片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进入全媒体时代,不同报道形式之间互相融合,融合态已成为报道的“常态”。突破单纯的图片表现形式,“跨界叙事”为新闻摄影带来更加丰富的语言和形态。

  (一)摄影记者跨界运营做起了“图片新闻联播”

  2021年元旦,新华社摄影部上线一款全新栏目化产品——“新华每日播报”。这个栏目和编辑部过去的融合报道形态都不一样,它以国社覆盖全球的新闻图片资源为内容基础,高效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以AI语音播报包装串联,是一款突出图片特色、能听能看,既有资讯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融媒体报道产品。

  摄影记者习惯于聚焦单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个综合性资讯栏目?我们经过调研认为,除了单组新闻的报道,受众也在期待每天定时接收图文并茂的综合类资讯。摄影部恰有这一优势——每日编发大量国内、国际、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用户意见反馈认为,“新华每日播报”栏目拓展了新闻产品形态,拓宽了传统新闻图片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新华社图片影像附加值。

  (二)跨界叙事提升融合表达能力

  新华社摄影部推出的首个多媒体互动式摄影专题报道《四十年·四十家》,曾经获得第29届中国新闻奖,但奖项不是“摄影”,而是“网络专题二等奖”。这在摄影部历史上还是首次。读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翻看40个家庭在过去40年的新旧影像对比,“多媒体+互动”突破了静态图片的局限性,图片也要能看、能听、能动。

  以《四十年·四十家》为起点,《70年时光流影 70行见证发展》《战“疫”·铭记三部曲》《穿越大半个中国的16个脱贫故事》《三部曲·扬帆20年》分别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武汉抗疫、脱贫攻坚以及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运用了图片、视频、SVG互动、AI语音等融合技术。跨界叙事与重大题材相结合,为摄影报道探索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三)“照相机+”跨界采集为摄影报道提供更丰富内容

  2022年1月,汤加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连续喷发,当地灾情严重,对外通信基本中断。如何获得现场照片?编辑部开动脑筋,与新华社卫星实验室联系,用卫星图片及时填补了报道的空白。《震撼!汤加:火山喷发前后的岛屿卫星图对比》等卫星照片被广泛采用。

  编辑部还把卫星成像与其他摄影形式结合起来,潜力巨大。今年2月10日,新华社摄影部与贵州分社联合推出《上天入地——全视角领略“桥梁博物馆”之美》,“卫星+无人机+穿越机+VR”真正实现了多种拍摄手段的“跨界采集”。VR视角鸟瞰,实景体验般震撼效果,全方位展示贵州千沟万壑、通江达海的山川桥梁之美,有力宣传了贵州逢山开隧、遇水架桥的人工胜景。

  作为跨界采集的手段之一,卫星照片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照相机仍然是我们的主要工具。近年来,随着微单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迎来新的突破。同时手机、运动相机、无人机等各种新型摄影装备让采集手段更加丰富。如何综合运用跨界采集的手段,创作出更多高质量内容,是摄影报道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一。

  02、跨屏:拓展新的媒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屏组成的世界。屏即媒介,屏即载体。图片有着天然的跨屏优势,在多种终端可以良好呈现。但这只是被动的跨屏转载,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跨屏发展。我们讲“跨屏”,就是要扩大现有的生存空间,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打个比方,跨界是提升运动员的成绩,跨屏就是要把赛场做大。

跨界 跨屏 跨语言——新闻摄影融合发展突破之道

  图片拼版照片:上图为1959年,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交通局第二汽车运输队的女司机坐在车中(资料照片);下图为2019年7月5日,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女司机万兴丽坐在车中(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2022年,摄影部与新闻信息中心合作,配合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和卡塔尔世界杯推出5G新闻视频彩铃。“非凡十年”5G新闻视频彩铃于2022年10月1日上线,截至10月31日总传播量达21.3亿,覆盖人群超3.71亿,互动设置量为10.57万次。此前在全国两会期间首次推出的彩铃传播量达1.24亿。

  5G彩铃与创意新闻内容生产相结合,“视频彩铃+新闻”形成一个新媒体传播的全新赛道。彩铃的制作以图片、视频、海报、图表等可视化报道为基础,同时又必须按照“彩铃”的技术要求和传播特点进行“再加工”。相对“两微一端”,5G彩铃可以说是摄影报道在另辟蹊径、跨屏开拓的一次新尝试。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块“彩铃之屏”?视频彩铃的优势是锁定“注意力集中”时刻,用户在拨打和接听手机的时候,屏幕播放内容形成一个独立的新闻传播场景。从“两微一端”到视频彩铃,新渠道的拓展使得新闻产品到达率指数级增长。

  说起“跨屏”,还有一块“屏幕”特别值得摄影人关注。它的形态还没有固定,还在迅速发展和变化中。有时它是一块手机屏,有时是一副笨重的“大眼镜”,有时又是一种“不可捉摸”的成像技术。这就是“元宇宙”——笔者更倾向于暂时称其为全景VR(AR)报道。由于它忽冷忽热,有时容易被我们忽略,但笔者坚信,这里面蕴含着新闻摄影的巨大机遇。

  笔者所在的编辑部2018年创办“全景视界”(VRWorld)栏目,在很多重要的新闻现场推出VR(全景)摄影报道,其中最精彩的一次要数珠峰登顶。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新华社特约记者扎西次仁登上峰顶,使用Pilot Era全景相机进行直播并拍摄全景照片。扎西次仁的照片通过专为此次高程测量搭建的5G网络传回设在珠峰大本营的临时编辑部,再从那里中转到北京的总社编辑部。“全景视界”编辑第一时间制作成VR报道,配上扎西次仁在峰顶的音频,让读者如身临其境,非常震撼。“全景视界”还把珠峰登顶的VR和此前已推出珠峰大本营、珠峰过渡营地和珠峰前进营地的VR报道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虚拟空间。借助“传送门”,读者可以在三个营地和峰顶穿梭,沉浸式地体验VR报道。

  放眼世界,能够承载新闻摄影传播内容的“新媒介”还在不断出现。从电子广告牌的巨屏到智能电视的大屏,从楼宇广告的中屏到各种平板电脑、手机的小屏,还有智能手表的微屏等。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家电的普及,各种VR眼镜的更新换代,新的屏幕正在不断涌现,并且越来越智能化。对于新闻摄影来说,这些都是新的机遇。跨屏的意义在于新闻摄影必须迎着媒介的发展和趋势,调整、整合自身内容建设,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03、跨语言:面向全球传播

  如果说跨界、跨屏着眼于能力、技术,那么今天的中国新闻摄影还肩负着新的使命——国际传播。新闻摄影本身就有真实、形象、生动的“跨语言”优势,在进军国际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中更是使命在肩。加强融合发展,加快对外传播,两者必须联系起来思考。

  (一)结合东西话语体系,融入全球传播生态

  如何发挥图片优势,破局对外传播,一直是摄影部思考的问题。早年,我们的图片以特稿的形式向海外供稿,由于独特的题材、优良的品质,也曾受到海外传统媒体的欢迎,但总体数量不大。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全球社交媒体的兴起,给新闻摄影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2016年,摄影部抓住Instagram兴起的风口,果断开设了主账号@ChinaXinhuaNews。经过几年的运营,现在粉丝数已近160万,在全球主要的、综合类媒体中位居第一梯队。Instagram平台粉丝活跃度高,年浏览量有10亿左右。值得关注的是,粉丝群78%为18-34岁的海外年轻人。

  账号充分发挥图片优势,摄影特点突出。2021年第3期《中国记者》杂志刊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崔灿论文《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实践和分析》,专题研究新华社Instagram账号。该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比较分析,认为该账号表现十分突出,能够为全球新闻舆论场持续输出国际报道和亚非拉故事,注重“时机+视觉+共情”,尽可能地从信息服务和精神道义上支持和帮助世界各国抗击疫情,优化引导舆论,向世界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胡正荣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颠覆式地改造着整个传播生态。与此同时,板块化的地缘政治、冲突与深层链接交织的多元文化、迅速变化的全球分工与流程再造的全球经济等都在深刻地重新塑造着全球传播生态。迅速而深刻的多因多果带来的这种变化,使得我们对全球传播生态及其更大的全球生态需要做出高水平的准确判断。笔者认为,正确地认识、科学地融入全球传播生态,有效地发出中国声音是新闻摄影融合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二)发挥镜头语言魅力,引发共振共情共鸣

  新闻摄影是中国故事的天然讲述者。专业化的视觉语言最能引起跨越国界的共情共鸣。编辑部有一个专栏——“匠心记”,以融媒体形态介绍中国非遗工艺,精美的视觉语言和丰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系列稿件在账号上十分受欢迎。其中有一条关于中国鼻烟壶内画的稿件,画面精美,阅读量近1100万,吸引新粉丝6000个。这些粉丝在留言中,除了惊叹中华技艺之外,还会将其与本国的艺术品进行比较,体会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共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窗口。2021年,十多头原本栖息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向北迁徙数百公里,不仅在中国引发“全民观象”,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用无人机跟拍象群的报道被众多外媒转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时代周刊(Time)在其官方账号转发,一时成为海媒热帖。2021年排名前十的热帖中,有5条跟中国的大型工程建设、科技发展相关。其中“嫦娥5号探测器着陆月球”单条帖文的阅读量超过785万。这些报道正在海外青年人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少网友留言:“只有中国能办到!”“想到中国去看看。”

  (三)抓住技术创新机遇,分众传播不断破圈

  为加强对外摄影报道的分众传播,发挥无人机报道特色优势,摄影部2019年4月在海媒脸书、推特、Ins平台开设了无人机报道账号@FlyOverChina。无人机报道的内容不仅有单一的产品属性,还有相当强的社交属性。无人机在航拍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航模爱好者、旅游爱好者等中有强大的黏性,无人机影像视觉冲击力强,非常吸引受众的眼球。截至目前,账号@FlyOverChina 粉丝已经超过25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报道账号。无人机只是新闻摄影近年来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每一次新技术的引入,不仅会给新闻摄影整体发展带来影响,根据其本身的技术特点也蕴含着分众传播的机遇。

跨界 跨屏 跨语言——新闻摄影融合发展突破之道

  图片图为2023年2月1日拍摄的贵阳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四)借力社交媒体创新,反哺摄影融合创新

  海外社交媒体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每个平台为了吸引受众都在不停推出新模式。新闻摄影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比如Instagram推出全屏视觉化叙事工具“快拍”(Stories)功能以及竖版长视频IGTV功能,我们的编辑就迅速响应,在两会以及重大专题报道中充分运用。摄影部制作的“Ins两会快拍”系列,播发《人大开幕会》《数据可视化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外长记者会》等稿件,精选当日发稿照片,配以说明文字和视觉效果,制作成时长1分钟的短视频,利用Ins快拍生成的短视频在IGTV上播出,得到了用户欢迎。G20杭州峰会时,编辑利用Ins快拍、Boomerang等视觉叙事工具把图片、漫画素材二次加工设计,并配合现场拍摄的小视频,还亲身出镜,积极尝试微融合报道,传播效果非常好。总之,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自身技术创新,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微传播、轻量化产品,也是新闻摄影融合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本文结笔时,笔者受好奇心驱使,与ChatGPT进行了一次对话。

  问:请给融合报道下个概念?

  ChatGPT:融合报道(Convergent Journalism)是指将传统新闻媒体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闻报道方式。传统新闻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等,而数字技术则包括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和多媒体工具等。融合报道旨在将各种传媒形式和工具整合在一起,以更加全面和多元的方式报道新闻,同时还可以让读者更加交互和参与其中。

  问:什么是媒体融合发展?

  ChatGPT:媒体融合发展是指不同类型的传媒领域在技术、内容、商业模式和管理等方面相互融合和交叉,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过程。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给融合报道下出的定义非常有趣,语言更简练,涵盖却更加广阔。与数字技术结合是融合的关键。新闻摄影诞生已经181周年。不管如何跨越,新闻摄影的内核不变:那就是对新闻现场的真实记录与呈现。发挥新闻摄影传统优势,同时不断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新闻摄影就可以通过跨界叙事、跨屏呈现、跨语言传播实现新的融合发展。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金英花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