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河南省新郑市,舞狮队员在庙会上进行表演。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新华网发(冯小敏摄)
作为一名90后,王海斌凭借单纯的喜爱,在传承醒狮文化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匍匐前进。
今年28岁的王海斌,是河南省武陟县人,大学期间参加了学校的舞狮社团,凭借对“醒狮”单纯的喜爱,毕业后创立河南正人龙狮团,并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
2017年,王海斌带领团队成员到深圳市怀德醒狮训练基地集训,在此期间,他拜师于何武堂师父门下,成为传承醒狮(南狮)文化的一份子。图为2019年3月16日,王海斌在指导队员下桩要领。
2019年3月16日,队员在梅花桩上进行日常训练。
2019年3月16日,18岁的赵梦豪在训练场边休息,由于小时候在少林寺学过武术,大家叫他“和尚”,“和尚”练习舞狮三年,现在是主力队员。
2019年3月16日,“和尚”和队友王永琪在进行训练。
王永琪今年18岁,和“和尚”是武陟老乡,练习舞狮3年,他和“和尚”是“一对狮子”,大家喜欢叫他“五阿哥”。图为2019年3月16日,王永琪在演出路上给家人打电话。
今年17岁的李学友是广西玉林人,练习舞狮5年,大家叫他“歌神”,图为:2019年3月16日,“歌神”在车上发呆。
林浩文,广东肇庆人,他和“歌神”是“一对狮”,去年参加河南省“狮王争霸”比赛,获得一等奖。
“歌神”去年冬季参加比赛手部意外受伤,但仍然坚持到比赛结束,最终获得一等奖。
宿舍摆放着团队获得的荣誉。
广东佛山的张文广(中)在指导队员进行训练。他说,老家几乎每个村里都有舞狮队,自己练习也有十几年,通过比赛认识了王海斌,如今在队里负责队员的日常训练。
今年27岁的闫振宗(右一)在研究演出合同。他和王海斌在大学是一个舞狮社团,目前在队里负责后勤保障。
每天晚上,几个人都要在一起碰面,总结一下当天的训练效果和注意事项。今年的计划是多参加全国性比赛,锻炼队伍,增长见识,有机会要出国演出,把舞狮文化传播到国外。
王海斌在和队员强调宿舍纪律。他说,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总有操不完心。
几名队员在宿舍玩手机。
一有休息时间,年轻人总是“零食不离嘴”“手机不离手”。
一旦开始训练,大家总会集中精力,不能有任何分心。
醒狮突出一个“醒”字,在动作上讲求威武灵活,步法上要求步法稳固,落地生根。
17岁的赵丁康(右)练习舞狮三年,除了自己的花销,每月往家里邮寄一千元。
今年17岁的宋一凡,梦想就是通过学习舞狮挣钱买房。
队员在宿舍门口吃早餐。
南狮表现的主要是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8种神态。
腰带是联系狮头狮尾的“纽带”,也是狮尾给狮头传递动作信号的位置,双手一抖,意味着动作的开始。
南狮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南狮主要套路有"采青" "高台饮水" "踩梅花桩"等。图为队员在庙会上进行高桩表演。
在新郑庙会上,几名小孩好奇的摸着狮头。
谈到今后的发展,王海斌说,我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一起去传承舞狮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