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经济日报摄影部主任 李景录
编者按: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升温,众多摄影人也在努力摸索着经济新闻报道新的表现形式,不断突破经济新闻报道的思维与视角。
从近年来国内新闻摄影的诸多赛事评选中,我们也看到了一批反映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优秀经济新闻摄影作品脱颖而出。然而,相比其它类别的新闻摄影,经济新闻摄影目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不少摄影人或者在题材上还囿于传统的经济领域,或者在拍摄上还停留在机器加人的摆拍模式,或者过分注重技巧的呈现而忽视了内容的精准表达……
就此,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经济日报摄影部主任李景录结合自身在经济新闻摄影领域的多年实践经验,就经济新闻摄影如何出新,如何拍活,如何做深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
——梁丽娟
人山人海来抽奖 (2002年)
经济新闻摄影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定义,笔者根据新闻理论和摄影实践将其称之为:经济新闻摄影是以图片形式对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或经济现象进行的新闻报道。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作为《经济日报》的摄影记者,拍好经济新闻,探讨经济新闻摄影规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把握经济新闻摄影的要点,把经济新闻摄影拍出新意,笔者想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北京奥运上的中国品牌(组照之一) (2008年)
透过镜头解析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报道要在点上抓新闻;产业经济领域报道要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区域经济领域是新闻摄影的富矿,可关注地方经济政策措施、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及重点工程。
经济政策是党和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指导原则。
经济政策是国家指导全国或区域经济运行的风向标,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执行上级精神的重要依据。记者如何通过镜头来解读中央经济政策、指导经济实践,需要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拍摄的作品对下应有指导性,对上应有参考性。
经济政策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具体又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产业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等不同的范畴。
宏观经济新闻摄影看起来无从下手,但实际上是有章可循的。简单来说,就是宏观经济报道要在点上找新闻。
对于经济新闻摄影来说,这个点就是某个产业的某个环节,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最具新闻价值的瞬间定格下来传达给受众。我的体会是,在深入研究并透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将宏观经济政策细分化,重点在投资、出口、消费三个方面做文章。中央指导经济工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点:一是投资。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中央曾经拿出4万亿元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桥梁、机场、港口、电厂、装备制造等,抓住重点投资项目和工程来拍摄,效果就会比较明显。二是出口。金融风暴发生后,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遭遇寒冬,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视察广东、浙江等地,提振信心、研究措施。与之相关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轻工产业,抓住这些产业,选择适当的环节,有指导意义的新闻图片也就出来了。三是消费,在消费领域的新闻摄影相对要容易些,做好分类即可,比如精神方面的消费、物质方面的消费,高档商品消费、日常商品的消费等。也就是要善于通过微观来反映宏观。
产业经济领域的新闻摄影要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
产业链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面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笔者根据新闻实践将之归纳为:自然原料—技术研发—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几个环节,然后在不同的环节进行图片新闻报道。选取的链条环节不同,新闻导向也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记者新闻敏感程度和业务能力。当然,除了关注报道产业本身的链条环节外,还要关注上下游的产业链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会更有深度,为读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区域经济领域是新闻摄影的富矿,因为地方的产业形态更为具体、大家对其认识更为深刻、拍摄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的经济措施必须符合中央精神,产业发展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发现问题要善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区域经济新闻摄影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地方的经济政策措施。大的方面如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以及国家提出经济试验区的先行试点等,再如江苏的沿海开发、山西的煤炭整合等,甚至还可以具体到市县的具体经济政策。二是关注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如广东中山古镇的灯饰产业、福建晋江的制鞋产业、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的河北保定白沟新城箱包产业、山东青岛的家电产业。特别是地级市的主导产业,是最出新闻又最容易把握的,可操作性很强。三是关注当地的重点工程,如各地在建的高铁、港口、桥梁、产业基地等。
七旬大娘老来俏 (2003年)
透过镜头展示经济成就
聚焦北京奥运会中国品牌器械专题摄影报道,将中国品牌器械和运动员比赛瞬间巧妙结合,实现了经济新闻摄影报道体育赛事的一大突破。关注朝阳产业动漫发展,创新构图,将摄影表现形式与新闻报道内容高度融合。
经济成就报道是中央党报宣传重头戏之一,是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意义重大。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关注中国百年奥运。奥运会除了是世界各国体育健儿赛场角逐的战场,也是各国宣传国家形象的大好时机。我有幸采访这届举世瞩目的赛事,并在党报经济新闻摄影报道体育赛事上有所突破。
但此前,我采访大型体育赛事还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不言而喻。怎么办?笨鸟先飞早入林,为此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搜集资料。期间,我偶然在一份资料中了解到:北京奥运会上26个正式比赛项目中,14个大项的体育器材装备都是由中国自主品牌提供。其中,红双喜向奥运会提供乒乓球、羽毛球和举重等3项赛事器材;双鱼为奥运会提供计时器和乒乓球比赛用球;金陵向“鸟巢”和“水立方”分别提供12个大项的2000余件田径体育器材和涉及游泳、花样游泳、跳水和水球的16个单项的游泳竞技器材等。更为惊喜的是,红双喜品牌比赛器械已在第27届、第28届奥运会上已展露中国制造的实力,备受瞩目。
4年一届的奥运会,在比赛器材的选定上,国际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都有着严格规定。2008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企业能在全球众多体育运动器材生产厂家中脱颖而出,显示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已占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份额的65%以上,又想到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有了!就拍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品牌器械专题,这个主题既新颖别致,又十分符合《经济日报》的视角。
我带着“想法”整日奔波在奥运会各个赛场寻找“答案”。在比赛场,我选角度、找位置,扫瞄运动员比赛时使用的器械有没有中文标志和厂家标志性图案。在举重、乒乓球和羽毛球场馆赛场“红双喜”三个大字醒目地“刻”在器械上,顿感喜上眉梢。在运动员比赛中,我特意把“红双喜”品牌和运动员比赛瞬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定格在镜头上。接下来,在“水立方”跳水比赛、国家体育馆体操比赛、“鸟巢”的110米栏比赛等赛场逐个“答卷”,“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体育器械相继定格在我的镜头中。就这样,《北京奥运上的中国品牌》专题收镜。功夫不负用心人,这个专题在近百家媒体刊载后,引起社会和读者的强烈反响。这组报道先后荣获2008全国“金镜头”评选及华赛初评金奖,第19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组照类金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9年是动漫作品诞生100周年。当年的漫画作品不仅有二维平面的,更有三维立体的、4D的,这种多媒体动态漫画,形成了“文化+科技+市场”的动漫产业。如何拍摄这种日新月异的朝阳产业?我拍摄的组照《动漫百年:沈阳不慢》,成功报道了老工业基地沈阳如何高起点转型,促进新兴动漫产业发展的。
拍摄时,我充分调动镜头,利用俯拍、仰拍、广角近距拍、广角畸变与透视变形拍等技巧,视角独特,创新构图,充分发挥光影交错、虚实相间的效果,给人以如梦如幻,充满神奇的空间感受。在读者视觉享受之际,领略了中国第一部写实动画片《夸父追月》的创作魅力,见到了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庞大数据库的作用,体会了国内最先进幻影成像系统的合成等等动漫发展影像的感染力,做到了摄影表现形式与新闻报道内容高度融合。
今非昔比 (2001年)
透过镜头指导经济实践
摄影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技能,平时在“学·访·谋·悟”等方面下真功:要学业务,学理论;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要善于抓住有价值和视觉冲击力的新闻事实;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悟”出新闻,“悟”出佳作。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第三只眼睛”观察生活、捕捉新闻。要想佳作不断见诸报端,平时必须在“学·访·谋·悟”四个方面下真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技能。
首先是“学”。人们常说记者见多识广。如何才能见多识广?我想就一个字——学。学什么?经验之一就是学业务、学理论。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以致用。只要学深学透,就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把握好“两头”:一是“上头”,即中央精神,只有吃准、吃透中央精神,领会中央精神,哪些内容是当前该宣传的,哪些内容是眼前不宜宣传的,该宣传的内容旗帜鲜明地、大张旗鼓地去宣传,不宜宣传的与“大环境”不相符的内容不拍不报,真正做到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是“下头”,即基层。要对照“上头”精神,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挖“新闻”抓“活鱼”。只有上下两头统一了,拍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有深度。
其次是“访”。从本质上讲,“访”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访”,要从多方面着手,面对面的交流是“访”,上网查询信息也是“访”。总之,“访”的形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了解真实信息统揽全局,有了全局这颗“定盘星”,在新闻现场才会取舍准确,才能拍到精彩瞬间,才能抓住有价值的“点”。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能捕捉稍纵即逝的画面,能让读者了解最直观、最具现场说服力新闻事实的,十有八九是摄影记者。摄影记者的职责就是用照片报道新闻事实,摄影记者的本事就是用镜头讲故事,用一幅幅具有充分证实力的新闻照片告诉读者新闻事实。
再次是“谋”。“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说的是下棋的道理。如果将“谋”融于采访,指导采访工作,肯定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中央党报的摄影记者,要善于在“大环境”中“谋”“特色”,从大局的高度抓住有价值,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事实。
最后是“悟”。“悟”字的含义是理解、明白、觉醒。“悟”对一名党报摄影记者来说至关重要,经验丰富的摄影记者能从现实生活中“悟”出新闻,“悟”出佳作。“它的某处击中了我,刺痛了我。”,这是罗兰·巴特在分析照片时最精彩的一句话。只有在新闻现场“击中了我,刺痛了我”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抓住“活鱼”。
动漫百年:沈阳不慢(组照之一) (2009年)
透过镜头讲述经济故事
人是经济新闻图片的主体,要巧用人物的精彩瞬间说话;细节,决定新闻图片作品的成败,具有社会细节、民生细节、画面细节的摄影作品,才有生命力;同时,要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常拍常新。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新闻随处可见,天天在“进行中”,如何抓住人无我有的“活鱼”,的确要下一番功夫。要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讲好经济新闻“故事”。
新闻图片画面离不开人,经济新闻图片也是如此,人是经济新闻图片的主体。为此,在新闻现场用人物细节带“主题”,巧用人物的精彩瞬间说话,新闻图片作品才有冲击力,读者才能过目不忘。一幅好的人物照片,往往是人物要神情兼备,现场气氛浓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内涵。笔者在平时采访拍摄时,注意借助器材巧妙的运用大与小、实与虚、明与暗、动与静等摄影的对比语言来突出、烘托主体。也就是说,拍摄的新闻作品“中心点”一定要用镜头表述到位。
有道是“细节,决定新闻图片作品的成败”。一张有着丰富细节的新闻摄影作品,对于读者的冲击可以通过眼睛直达心灵,同时一张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不能只让读者看到画面本身,而应该让读者从“画面”中产生联想与思考。联想与思考从哪里来?有时,一个细小表情、一个细小动作、一个细小场景就会给出答案。因此,只有抓住了社会细节、民生细节、画面细节的摄影作品,才有生命力。学会发现细节、捕捉细节、升华细节,是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功。
新闻摄影作品“叫座”还在于创新。新闻摄影记者不能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要常拍常新,避免雷同单一,学会从熟悉的地方“抓”新闻,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样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出彩出新,体现独家视角。
我拍摄的经济新闻图片《七旬大娘老来俏》,就是在平凡中求新求变的一个典型案例。2003年,我在河北保定最繁华的商业区巧遇一位满头银发、手拄拐杖的老太太,她在化妆品柜台前,认真仔细地挑选着各种中高档化妆品。好奇之余,我忍不住用照相机仔细记录。拍完后细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大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老太太,名叫杨淑珍,当年78岁,儿女们有的跑运输,有的从事编织业,有的搞养殖,收入可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手头有了钱,生活富裕了,自己年轻时没有赶上好时候,现在该好好美美了。于是,她在孙女的陪同下,来到商厦化妆品柜台,试了口红试胭脂,赶赶时尚。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断定这是一条鲜活的新闻,见人见物,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变迁。
《七旬大娘老来俏》这幅作品在《经济日报》首发后,相继被50多家媒体转载,并获得了第14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3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银奖。
2001年10月,我抓拍的经济新闻作品《今非昔比》,讲述的是北京大兴区的李老汉蹬着小三轮车和老伴从一辆高级迎亲轿车旁经过,俩人大发感慨:“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体现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的韵味尽显画面,让人一眼便产生共鸣。
2002年10月,我拍摄的经济新闻作品《人山人海来抽奖》,讲述的是河北保定福利彩票抽奖现场,一名获奖者穿过人山人海领奖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新闻摄影作品讲述的都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经济新闻,既能反映生活的场景,又能反映经济生活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让人过目难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要想多出精品力作,首先要练就一双“慧眼”,要养成注意观察事物的习惯,对事物要有敏感性和预判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那些具有拍摄价值的主题,并合理运用构图、用光等技术手段,简洁明了地将画面主体和作品主题呈现给受众。其次要有“慧心”,在新闻现场只要用心、上心、专心,自己手中的相机才会按着拍摄者的思维“说话”,才能让镜头“说”得精彩,才能拍出有个性的作品。经济新闻摄影就是要在“新”、“活”、“深”方面下苦功。只有练就“慧眼”、修炼“慧心”,故事才会讲的“引人入胜”,“重大主题”才能直达“脑海”、跳入”眼帘、“进入”镜头,画面的份量足了、思想的深度也就有了。“今日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拍出“留得住、放得久”的“史照”,最能体现新闻摄影记者的价值。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人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