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职业新闻摄影如何实现突围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15-12-14 16:37:07 来源:
0

  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职业新闻摄影如何实现突围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汇融合的当下,伴随着新闻生产方式和影像传播介质的改变,职业新闻摄影记者面临新媒体时代的强烈竞争。为了找准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和新闻摄影人的职业定位,继续发挥新闻摄影的媒体主流引导力,129日至11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无锡举办了“趋势与变革-----2015中国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的一百二十位主管新闻摄影的总编辑、副总编及摄影部主任聚集一堂,就中国新闻事业如何应对读图时代下各类媒体交融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通过报网互动、媒体融合创新摄影的传播机制,如何拓宽中国摄影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如何在大数据时代顺应时代变革等话题展开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据了解,在1990年银川召开的我国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我国著名新闻人蒋齐生和穆青分别提出了“图文并重”和“两翼齐飞”的新闻摄影传播理念。之后20多年,中国新闻摄影一直在这两大理念指导下开展新闻实践,创作了大量记录时代、引领社会正能量的新闻摄影作品。如今,在新媒体的催生下,传统新闻摄影业既定的脉络和格局正在发生延展和位移。受互联网和自媒体冲击,再加之大量公民摄影人、拍客和文字记者纷纷参与图片采集,一批经验丰富、设备精良,且受报社长期培养的专业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正日益逼仄,传统新闻摄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谈到职业摄影记者面临的生存压力和挑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主任王景春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新闻摄影人,这导致对同一事件的多维度记录、多形态传播成为必然。传播渠道的改变决定了传播方式的改变,势必影响到传统新闻摄影样式的生产。”

  “新闻摄影师多年来承担着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档的社会责任,我不想看到很多新闻摄影界精英纷纷逃离。”河南《大河报》摄影部主任陈晓东感慨的说:“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竞争的对手并不是同城的报纸,而是一不留神被通讯工具打劫了。如今,许多信息平台获取资讯、采集图像的渠道都来自同一个终端,手机的智能化使摄影迎来空前繁荣,影像呈现爆炸式增长。但相形之下,我们用几万元的摄影器材生产的图片却连续十年没有涨价,一张新闻图片卖给网站仅仅只能换来20元左右的稿费,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这势必改变传统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和角色。”

  全媒体时代的摄影记者应“一专多能”

  传统新闻摄影在多媒体数字时代面临竞争和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纸媒纷纷选择了媒体融合的发展道路,“中央厨房”、“蓄水池”式的综合编辑部纷纷建立起来。在新媒体语境下,探讨传统新闻摄影业如何化危为机,专业摄影记者如何在多元媒介的强势冲击下实现突围,纸媒新闻摄影部如何在媒介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谈及摄影记者的出路和新闻摄影的观念转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居杨建议摄影记者走新闻摄影的深度化道路。她说:“如今传统媒体第一时间发稿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独家新闻已成奢侈。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过度依赖文字记者,甘当配图师傅的摄影记者的路子将越来越窄。摄影记者光靠勇敢冲到新闻现场,拍摄焦点清晰、曝光正确的图片也远远不够。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摄影记者一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所在媒体的优势,提高素养,增加知识积累,进行深度采访和跟踪报道,力争把图片拍得有深度有温度有细节。”

  “要做富媒体时代的富记者。”上海《东方早报》副主编常河说:“作为纸媒中的视觉部门,要适应当今受众多元化的视觉需求,单单依靠少量的几张静态图片是不够的,往往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加载更大体量的图片和视频,以达到音频+视频+文字的立体动态式传播效果。在富媒体时代,报道形式需要不断的迭代升级,因此学习比经验更重要。摄影记者要提高素养,学会新闻视觉的整体传播,学习运用现在最新的VR技术,还有GIF图、HTML5等新技术,这都是提升视觉整体竞争力的方式。”

  在《河南日报》摄影部主任陈更生看来,新媒体时代需要全能型摄影记者。摄影记者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修炼自己的摄影技术,而要更多地去学习其他技能,包括视频拍摄的能力、文案的设计能力、后期图片的编辑能力等。要拍摄出展现不寻常角度、普通人喜闻乐见、能引起受众共鸣的图片,并以受众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他看来,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不可否认,但摄影人大可不必为之恐慌,因为专职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拍摄高水准照片、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是网民、拍客所无法取代的,严肃新闻业为社会提供的真相依然是稀缺资源。

  摄影记者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优势与竞争力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催生传统新闻摄影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多元视觉需求,时下,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摄影部和视觉中心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型,以应对生存危机并获取全媒体时代下媒体经济的“红利”。

  作为传统媒体转型为新媒体的先行者,浙江《都市快报》在摄影部主任、两届荷赛奖得主傅拥军的领衔下创办了自己的专业摄影网站快拍网,该网站通过名家讲座、设立工作坊和发现有情怀的摄影师等计划,实现着新闻摄影人扶贫济困、为弱势群体鼓与呼的职业情怀。《东方早报》的视觉中心如今已成功转型为新媒体网站澎湃新闻网,并在移动互联时代重构了传播理念,通过文图、视频等流媒体形式和多管齐下的优质内容丰富传播渠道、抓取受众眼球,实现集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于一体的360度全景式传播和多元化表达。《天津日报》通过整合视觉中心、照排中心、创建影视信息全媒体平台,创建了具有天津日报特色的全新视觉空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项目289艺术之289影像,秉承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以289艺术园区为核心平台、以289玩艺电商为线上窗口、以289艺术全媒体为传播渠道,打造出一支能提供影像文化传播、影像内容生产、影像资源运营、影像产品营销为定位的跨界运营团队。

  对于传统新闻摄影纷纷转型走媒介融合道路的做法,《广州日报》摄影部主任张伟清直言:“前面即使是悬崖,也能走出一条新路。在传统媒体式微的当下,记者不再是穿越各种现场的新闻民工,他们可以是摄影艺术家、商业摄影师,可以成为摄影教师、优秀的新媒体人。图片编辑不再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默默做版的熬夜一族,他们是各大摄影活动的组织者,是专业的策展人,是移动时代玩转社交媒体的新媒体编辑,还是各个品牌栏目的版主。”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霍玮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天地将更加广阔。“无论传播介质如何改变,富于特点、个性、深度和人文精神的新闻图片永远会有生存的空间。摄影记者要用好手中的相机,用真实和高质量的新闻照片,为媒体融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开辟新的主战场。”

  “现今的媒体环境,处在最具挑战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说:“在这个人人拿出手机就能拍照的时代,每个摄影记者应该思考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在哪里。以前媒体最怕的事就是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有突发事件发生,而我们的摄影记者却不在现场。现在这样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当然并不是说摄影记者就不需要了。在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在发挥自己专项的同时,应该加强文字能力、图片编辑能力、深度报道能力和拓宽社会资源的能力,主动投身媒体融合,做优质新闻内容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赵凤兰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赵金悦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奇闻趣图

更多>>

技术交流

更多>>

·探索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
·新华社摄影记者凭什么拍得好看?
·手机摄影:随身随地发现美和记录美
·创新影像技术 共探 8K 未来

国内·人物

更多>>

摄影器材

更多>>

·索尼G大师镜头FE300mm F2.8 GM OSS发布
·尼康NIKKOR迎来90周年庆
·哈苏 XCD 4/28P|轻便中画幅广角镜头
·尼康 Z f 于今日正式开售

国际·军事

更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