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媒体和记者的社会责任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随之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起步、发展和普及,信息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和接收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的形态。自2007年始,“全媒体”一词在新闻传播学中被频繁提及,它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媒体的认知观念,新闻传播领域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可以说,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这一特殊时期,依托互联网的全媒体来势凶猛,攻势凌厉,锐不可挡,正以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即时分享等特点,迅速抢夺着人们的时间与眼球,改变着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传媒变革的根源在于,科技进步极大降低了信息的创建、传播和搜索成本,使得信息创建、传播形式和媒体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传统媒体和摄影记者形成了巨大挑战,在这个科技支撑的全球性信息速达时代,提高和增强摄影记者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全媒体”是指媒体记者将采访的信息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编辑,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网站等不同媒介形式,融合网络技术进行呈现或传播,读者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平面纸媒等多种形式接收的一种信息传播形态。在“全媒体”语境下,各媒体逐渐打破传统的单一信息传播方式,融合多种媒体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是各媒体间优势互补、互动,深度融合的结果,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传播手段的最大化集成形式。
在全媒体时代下,摄影记者不再有草根和职业之分。相机、手机、DV、网络的普及,尤其是微博数量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人人都能成为摄影记者,人人都是图片编辑、人人都可以发表作品、人人都可以点评作品。只要其作品具备了新闻的五个要素,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和记者,通过互联网把信息发布出去。
例如,2005年7月11日,伦敦地铁发生爆炸案。几乎在恐怖爆炸后的第一时间,事件的目击者就把用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通过网络传遍了全世界。再如,2009年1月15日下午3时50分,纽约一架飞机因故迫降在曼哈顿哈德逊河上,一位美国公民用iphone拍摄了一张照片,第一时间上传到Twitter(推特)微博上,抢先报道了这一突发事件。飞机迫降的地方离路透社很近,记者跑步到河边也就一刻钟时间,虽然专业记者拍到了更精彩的画面,但在时间上已经输给了草根记者。又如,2011年6月23日傍晚,北京遭遇了10年来最大的暴雨,一时间多条道路积水拥堵,一些地铁线路部分区段停运,首都机场亦有百余架航班受影响,大多数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张名为“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成瀑布”的照片。这幅照片是一位刚从美国回来度暑假的留学生,名叫杨迪的23岁男孩用一款手机拍摄并上传到网络,才被报社编辑发现采用的。
以上这些事件都说明人人都有可能在事件现场,普通公民在突发事件里可能会捷足先登,率先拍到一些突出的新闻照片,而职业记者的优势是更熟悉新闻发稿制度与流程。在过去纸媒体时代,报纸有大报和小报之分,大报在新闻采写和报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和权威性,而在全媒体时代下大报小报站在了同一平台上,只要让公众在第一时间知道新闻事件,对于分秒必争的媒体来说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每年一度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非职业记者获奖人数的增多,也说明草根与职业记者的拍摄水平已非常接近。
|
·多光谱无人机成农业新神器,如何造福小农户?
·2024年第二十五届CHINA P&E圆满闭幕
·探索打开物性的超视觉影像
·新华社摄影记者凭什么拍得好看?
·昼夜清晰,用途广泛!揭秘大疆行业全新多光旗舰负载禅思H30系列
·索尼G大师镜头FE300mm F2.8 GM OSS发布
·尼康NIKKOR迎来90周年庆
·哈苏 XCD 4/28P|轻便中画幅广角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