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发现 等待中捕捉 构思中提炼
安佑忠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10-05-19 15:21:49 来源:
0

时逢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约我写点什么,以编进《新闻摄影60年论文集》,庆贺共和国华诞。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干了一辈子摄影记者的我,还真不知从何说起,也不能更不敢妄谈新中国60年的新闻摄影历史,我只能将我的从业经验和某些不知合不合时宜的看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供报界同仁和摄影界的朋友一起探讨。今天就简单谈谈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

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的宗旨是:为记者服务,为报社服务,为新闻摄影事业服务。之所以如此地强调服务,主要是从摄影记者的工作属性来考虑的。早期的摄影记者是为文字服务的,摄影图片实际上是为报纸版面添空补白配的插图。穆青、蒋齐生两位老先生不愧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新闻巨匠,很早就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这种提法不仅改变了报纸的版面、版式,从此改变了摄影记者的地位。成立于1986年的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曾经每月活动一次,由各团体会员单位轮流作庄,专门研究专业报版面运用新闻照片的新招数,而且我们所举办的学术活动也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从1990年至1998年间有二十多家全国专业报社老总、摄影部主任参加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每年总有十多位报社荣获好新闻摄影版面奖。专业新闻摄影队伍的创作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

但是,随着眼球经济的到来,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举起相机,拍出不错的照片来,专业摄影记者队伍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随着新一轮社长、总编辑的更替,摄影部在“改”与“革”的旗帜下,有些报社被大刀阔斧地解散或者是合并,有的报社甚至取消了专职的摄影记者,这实在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近视眼”做法。然而,这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这其中难道没有摄影记者的责任吗?

记者是个饥饱劳碌的差事。做记者这几十年,60%的春节我都要到基层去采访,因为只有在这个特殊时刻,才可以最直接地看到生活的本质,不论是欢喜还是悲哀,都是最真实的喜庆和最真实的痛苦。1999年冬天,我作了一次大手术,术后1个月便出现在报道澳门回归的现场,通宵达旦地采访。每年的“两会”期间,我都是骑着我那辆摄影圈里“著名”的摩托,每天几十公里,奔波于会场和各个代表团驻地之间。像世妇会、大京九通车、奥运会等一系列大型采访,我也动用自己的“资源”,以自己在新闻界的好人缘去打动相关部门,获得采访机会。在我看来,摄影记者必须“抓住机遇”,其目的不是指向升官发财,而是要争取“在现场”。作为一名报社记者,我始终看重的是“发稿量”和“高品质”。当许多摄影人忙于向钱看,而忽视本职工作的时候,我坚持着自己的原则,要“守土有责、立足本职”。抛弃了这个原则的摄影记者,也必定被新闻事业所抛弃。

 

摄影记者是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也不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就是一个从事摄影记者职业的普通人!一个公认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合格职业人的标准,应该是敬业的,应该是有奉献精神的。“守土有责”的核心其实就是敬业,像士兵打仗一样,只有坚守住方寸阵地才能取得战役的胜利,而没能坚守住——不取消你摄影部才怪呢。其实摄影记者要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很简单——拿出好作品来!拿出好作品不是为了参加各种比赛,而是要刊发在报纸版面上,只有在报纸版面上常能看见您不断创新的好作品,才能证明您是一个“专业”的摄影记者。

一个摄影记者要真正堪称“专业必须经过技术、技巧、采访(即以图片表现新闻)这三个阶段,才能够逐渐成熟起来。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尚处在技术阶段的摄影,其中不乏出自“著名”记者之手的作品。摄影技术的提高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能依靠数量的积累和用心琢磨,决不会因为“著名”而走上捷径。时常听到报社老总们抱怨:这么多的记者,怎么就没有好图片呢?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您即便是派N个记者,每人都揣个数码相机出现场,也不一定能抵上一个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质量。所以说,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拍出好照片来的——新闻摄影确实是一门“专业”!虽然文字记者拍出好的新闻照片不是没有可能,那一定要提前进行新闻摄影的再培训,使之成为准专业,但培训也依然不能造就“专业”专业摄影记者,必然拥有全方位的新闻摄影理论和专业技术,全身心扑在新闻摄影的钻研上,并且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磨练。

 

对于处在专业新闻摄影岗位上的记者而言,“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尤其在今天,新技术层出不穷,掌握前沿技术当然是专业摄影记者的本职工作。但是只此一点还远远不够,就算你的技法熟练到了一定程度,甚至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境界,也依然未必拍出好作品。指导记者拍出好作品的不是单纯的技法,而是头脑中的认识,也就是说新闻摄影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其实践才能不断盘旋上升。

新闻摄影界里曾有过轻视理论的风气,但无置疑的是,如果我们不能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我们就无从提高新闻洞察力,无法加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也无法驾驭作品,更无法提升作品的内涵。对于摄影记者而言,你的理论水平体现在你的作品当中。我相信有不少人肯定无数次聆听过名头冠以“著名”二字摄影记者,面对自己的新闻作品,套用不实际的理论术语大谈特谈。在我看来,这不是黔驴技穷的拔高,就是越俎代庖的卖弄。即便是您将七十二套理论烂熟于胸,也不能忘了您的本职是什么。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能折腾也就是一个行者。所以说,作为是记者,您顶多也是著名记者,而不是学者,请别越位!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在外面授课。虽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也确实是全国各地都有我的学生,其中不少人从通讯员走上了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岗位乐于传授给他们的是自己在多年摄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称之为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三步曲,“观察中发现、等待中捕捉、构思中提炼”。这三步曲要求专业摄影记者应该具备扎实全面的基本功和一定的艺术素养、审美观点和文化底蕴。它来源于技术阶段和采访阶段中大量摄影活动的经验积累,当具备相当经验时,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在实践这三步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新闻摄影是那样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它总能在运用经验时给你新的灵感,给你新的启发。

1990年5月8日,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劳模报告团演讲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主办单位提前五天发记者证和邀请函,但7日上午大家突然接到通知,记者证作废;记者要入场必须到中央警卫局换证。我知道《中国劳动报》作为专业报,能换证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我不想就这样放弃机会……,最后经过努力,我终于如愿进了会场。

我早就判断出这次会议有重要领导在场,但具体是谁并不明了。拍完主席台后,我透过镜头扫听众,蓦然发现了江泽民总书记。原想换短头用闪光灯拍摄,但感觉拍出的照片会跟其他记者拍得大同小异;于是换上80-200cm,最大光圈只有f4的手动变焦镜头,并把光圈调到最大,缩短景深,虚化背景,以突出主体。又感觉速度不够,换上ASA400感光度胶卷,测光后,快门速度只有1/15秒,然后持稳相机,屏住呼吸拍了几张;因为速度选择的问题,很担心拍虚,于是避开警卫,又拍了七八次,一个卷拍完了,才算放心。这是建国以来中央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坐在台下与群众一起听劳模报告。同样的新闻,不同的视角,拍出独家“时政新闻”摄影图片,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次拍的图片即便现在看来也仍然不落伍,这个过程最直接地反映了“观察中发现、等待中捕捉、构思中提炼”。

 

当代新闻摄影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思想的竞争,作品间的较量更多是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把握能力、对新生事物的灵敏感觉。我曾建议摄影记者们应该多学学辩证法(参见拙作《懂点哲学为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摄影记者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事实,如何把握、如何报道、如何正确认识对待,都会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辩证法这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帮助你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正确地洞悉事件的发生、发展,也可令你轻松地把握题材。多年前有一幅反映藏羚羊穿越青藏线的作品,闹得沸沸扬扬,专家学者们极力在作品中寻找PS痕迹。其实,有点生活经验的人,尤其像我曾经在大西北打拼过的人,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哪有野生动物对呼啸而过的火车无动于衷,甚至还能按部就班地排着长队从火车穿过?说好听一点这就是想当然的造假,明显违背常识和规律所以我希望年轻的摄影记者们,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一学辩证法,它会成为我们受用一生的法宝,因为专业摄影记者的本职也就是要透过镜头这第三只眼,辩证地看待事物看待生活。

199191522日,我随首都新闻摄影记者采访团一行赴山东兖州矿务局南屯煤矿采访。

摄影记者下矿井采访,有很多不利的因素:环境艰苦、条件复杂、危险性大、技术难以发挥。还要头顶矿灯,腰挎矿灯电瓶和井下自救器材等物品,负重有十几公斤。一双高筒水靴拖在脚上,行动极为不便。而井下拍摄的最大难题是光源。只有500勒克斯、20多个流明的矿灯,视线仅达眼前两三米远。按照规定,井下不准使用未经防爆处理的灯具,所以闪光灯一般是不准使用的。井下采访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安全,我们绝不能贸然行事,影响了矿里安全生产。

到了采掘面,这里的割煤机狂吼,马达轰鸣,与输煤链板振动声交织在一起,动人心魂,一派现代化采掘的壮观场面。记者们纷纷掏出相机,支好三角架,选取角度,寻觅拍摄对象。矿灯忽上忽下,来回摇曳,有人利用矿灯照明,取景调焦。光线实在太暗了,经与矿里同志协商,加大通风量,加强测控,准许我们使用闪光灯。顿时,矿灯与电子闪光灯交相辉映,马达声与快门声连成一片,此时此刻,犹如到了“硝烟滚滚的战场”。矿工们和记者们,汗流到了一起,劲使到了一块儿。看到这些,我的心激动了,一个念头随即产生——拍记者!于是便有了《在地球深处采访》。我们一起下煤矿的这些摄影记者们,有的当时已经是声名显赫的“名人大腕”了,可大家在一起,丝毫也看不出来,都非常敬业。

 

我常常说“摄影记者应当有探险家的精神,地质家的眼睛”。80年代初,有一幅照片用强烈对比的形象语言揭示乌干达旱灾的恶果:一只干瘪的小黑手放在一只白而肥硕的大手心上。这幅照片打动了1981年第24届wpp国际评委们的心,被评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引起世人的关注。德国的《星》、美国的《生活》、法国的《巴黎竞赛》各大杂志广泛刊载。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的这幅《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从东非回来的朋友却告诉我“卢旺达不旺,乌干达不干。”前者是说卢旺达经济不兴旺,后者则指的是乌干达气候并不干燥。这其中的巨大反差我怎么也不能理解,一心想解开这个疙瘩。退休以后,机会来了,让我毅然决然自费前往乌干达。历时两个月的时间里,冒着生命、财产等危险并克服语言困难,我忠实地纪录下令人耳目一新且引人入胜的全新的东非氺乡--乌干达,还在东非大裂谷中拍摄到了世界上独特却又很难寻觅到踪影的人群——“俾格米小矮人”——的生存现状;此外还有大量反映乌干达社会上层、底层,富人、穷人生活以及民俗、风光、动物等真实状况的图片。参加中非合作论坛时,乌干达总统夸我是:老当益壮,晚霞生辉!我说我是:不虚此行,收获颇丰!作为一个记者就应该有这样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探险家的精神、地质家的眼睛”也是摄影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

 

零零散散地说了这么许多,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资格,套用那句貌似玩笑的话:我姑妄说之,您姑妄听之!至于说我从事了几十年的新闻摄影事业和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的工作,我认为不论好坏都是事在人为,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事倍功半。既然是事在人为,就应该要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摄影记者一要“立足本职”,不要好高骛远;二要排除干扰,“守土有责”;三要少说多做,不要好为人师;四是注重学习既要学习技术技巧,也要学习理论知识。后面还有五、六、七、八,等等等等,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能再说了,以免耽误大家时间。总而言之,在竞争激烈的时下,记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即政治要强,业务要精,知识要博,眼界要宽,作风要硬,置根百姓,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竞争。专业的摄影记者就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系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