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应追求的高品位和高格调
崔毅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09-04-27 13:06:58 来源:
0
纵观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摄影曾创造出许多绚丽多彩的篇章.无数摄影家以对现实的责任感和对摄影事业的忠诚,孜孜以求,不懈探索,运用多种拍摄手法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记录和凝结社会的变化,用摄影作品的特有功能,给生活以礼赞和促进,给时代以讴歌和推进,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如组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吴印咸摄)记录了中国革命昨天的沧桑和辉煌;《舍已忘死战井喷》(姜东青摄)和《洪水袭来之际》(胡武功摄)讴歌了无数英雄人物的奉献和顽强;《西部中国漫游》(王志军、王苗摄)让人领略到中国纪实摄影严肃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态度;《欢乐的农村》(徐枫摄)和《自由市场》(赵大鹏摄)等作品,体现了对当今生活变化的自然展示和对社会进步的热情肯定;《升》(周顺斌摄)记载了对新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喜悦和赞叹;《希望》(邱晓明摄)充满着对明天的希冀和憧憬;《好年景》(闻丹青摄)让人们于诙谐幽默之中步入昔日的创造;《上访者》(李晓斌摄)以敏锐的辨析和强烈的创作意识揭示了一个受压抑而扭曲了的人生;《激浪高歌同心曲》(陈扬坤摄)展现了赛龙舟那种气势澎湃、火爆热烈的场面;《二重奏》(袁学军摄)展示了爷孙两代人共同吹喇叭那种风趣而热闹的习俗;《稻子和稗子》(李英杰摄)如一首清新、隽永的哲理诗,抒发出对世界和人生的深思和启迪;陈复礼、钱万里的写意摄影如同优美的图画,展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邃的意境。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交相辉映,以其高品位和高格调承上启下,昭示着中国摄影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在摄影作品的表现内容,审美构思、形式探蹊、思想力度和文化景观上突破传统乃至只注重商业价值的格套,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的典型画面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摄影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为客观的艺术,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性的审美媒介,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景观。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完全可以起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摄影具有的这种广泛的社会性,稳定的可视性和饱含时代意蕴的文化色彩,其宣传,教育功能是其它门类艺术所无法替代的。摄影的这种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在性质、形式和功能上的诸多长处和特点。但,最重要、最根本的,还在于它的表现内容。内容好,借重于特殊的形式和广泛的社会性,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反之,内容不好,也同样可以通过其灵活的形式和广泛的传播而起不到好的作用。可见,摄影艺术虽然在外部形态、文化景观和传播方式上与其它艺术有不同,但在以内容取胜,以内容定性,以内容夺人这一点上,却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说,摄影作品的内容好与不好,是至关重要的。摄影家最神圣的职责,就是必须严格把住内容关,既不能利用摄影作品在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上的优势,输出一些庸俗的、不健康的内容,更不能利用摄影作品所具有的特殊商品价值,掩盖、取代、贬低和畸变其在内容上的时代性、社会性、审美性。
近几年来,各类摄影作品的版式越来越繁多,印刷越来越精美,传播越来越广泛,乃至于掀起了一股股“挂历潮”、“广告潮”、 “画册潮”。然而,正是在这些翻卷涌荡的浪潮之中,贝珠同泥沙俱有,醇香与异味共存,优劣参差,瑕瑜互见。特别是自打摄影艺术涌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各类摄影作品的商业性、市场意识和利润追求越来越浓厚、越强烈、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摄影形式呈现出乱、滥、俗,而且在摄影内容上也明显地形成了定势,蹈入了误区,许多摄影作品基本上是在风景、美女、插花、宠物等几大类上兜圈子。有相当一部分摄影作品,又是在‘黄’与“裸”的趋向中,或隐或显地表现出一种庸俗、乏味、猥琐、颓废的意识和气氛,从而使当代摄影艺术的文化景观和审美趣味受到了不应有的侵蚀与变异。这一方面削弱了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也同样损害了摄影作品的市场效益。
要提高中国摄影作品的高品位和高格调,我们必须从表现内容、审美构思、形式探蹊、思想力度和文化景观上突破传统乃至只注重商业价值的格套,改革那些只表现美女、风景,宠物之类的内容,以其形式新、构图新,创意新、人物新而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我们要多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的典型画面,多捕捉一些具有思想含量大、艺术品位高,文化气氛浓的精美镜头,使之具有历史感,现实性。能令人在清醇刚健、积极奋发的文化消费和艺术审美过程中,受到启迪、教育和鼓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亲切、可意的文化快餐和雅洁高尚的精神养料。
二、摆脱因循、媚俗,树立精品意识,多创造一些为广大群众所接纳并与当今时代相共震的优秀作品
在我国近百年来,曾涌现出无数凝结历史变化、震憾亿万人心的摄影作品。倘若我们不为这些成绩所迷醉,将目光投向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目标,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那些真正摆脱因循、媚俗,与时代相共震的优秀作品,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纳。因此在当前,我们每一个摄影工作者,都要树立精品意识,高扬时代主旋律,为人民奉献优美的创造。其作品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散发出一种积极向上、昂扬激越的精神力量。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内容与形式要统一,能产生令人心旷神怡的心灵陶冶和激荡澎湃的情感震撼。
众所周知,艺术虽属精神产品,但它的本质构成却来源于创作者的精神劳动。艺术作品走入市场后,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商品属性,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但它又有本质决定的特殊精神属性,即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艺术的消费离不开接受者对作品的感悟和联想。社会主义的摄影艺术不能不是对人民群众审美心理的准确把握,这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当代摄影艺术的需求正从单纯的娱乐满足转向更高旨趣的追寻。我们的摄影家且莫低估了观众的审美水平,跌入盲目的迎合。现在,市场经济如波涛汹涌的大海,给中国摄影艺术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将摄影置于如此宽广的流程中加以再审视,我们绝非沾沾自喜于它已经做到的一切,而在于提示一切有责任感的摄影家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该和能够做到的一切,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汇,人们的审美经验在逐渐丰富,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那些自然景物的一般再现,也不再满足于对生活现象的简单描摹。许多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着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期待着中国摄影艺术作品能以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激励人心,能以高品位和高格调来愉悦思绪。这种需求,体现了当今民众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经验,不仅具有返朴归真的自我心理认同性,而且也具有重新确立真实,纯自然审美价值与社会情感审美价值的理性需求。因此,让摄影作品注入时代精神,体现社会意义,应是强化摄影作品高品位和高格调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强化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就必然地又会重蹈教化式的宣传鼓动的旧辙。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来谈摄影创作,是既不客观又不现实的。因为,时代精神与社会意义,将与摄影作品表现内容特定环境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而强调审美认识功能的转化,正是这种思辨的一个突出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范围不断扩大,层次提高,这就要求中国的摄影艺术创作必须不断繁荣发展。我们要不懈努力,多出精品,多创作一些富有高品位、高格调的优秀摄影作品。
我们的摄影创作,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好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我们祖国的光明前景,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时代精神和光辉业绩,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艺术魅力的摄影精品,激励全国人民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节目,纪念日以及各类习俗、礼仪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尊道贵德、律己修身、天下为公、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诚信好礼、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表达。我们要多多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最基层,用手中的照相机去多多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精神面貌的变化及风土人情……更好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创作出更多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繁荣社会主义的摄影事业。
三、追求雅俗共赏,注重表现形式与拍摄技巧的新突破,努力提高摄影作品的高品位和高格调
当今中国摄影艺术面对的是职业、年龄、文化层次、欣赏情趣各不相同的亿万观众,因而在摄影创作上,如何做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便成了所有摄影家追求的目标。追求雅俗共赏,使摄影作品能够为不同类型、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理解和喜爱,体现了摄影作品具有的广泛精神消费价值。因此,要使中国摄影丰富多彩,我们就应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和欣赏水平,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摄影创作氛围。针对社会文化多层次,多需要的特点,处理好高雅摄影和通俗摄影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群体文化摄影之间的结构关系,做到合理布局、和谐发展。我们要搞好工业、农业、广告、新闻、人像、风光等不同题材的摄影创作,弘扬高雅摄影艺术,重视通俗摄影创作,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有益外来文化,努力创作出富有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的摄影精品,真正实现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我们坚持高品位,高格调与雅俗共赏相一致,就是要让摄影艺术沿着传统的道路去坚韧不拔地开拓自己的空间,并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强大优势去抢占文化市场,在保持高品位和高格调摄影追求的同时,努力突破和者甚寡的小圈子、从内容和形式增加可接受性,向大众靠近。我们的摄影艺术,要在保留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娱乐性、大众性的同时,多借鉴一些高雅文化的优长之处,多增加一些趣味性、幽默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强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不断提高摄影作品的品位和格调。
高品位,高格调首先是摄影作品蕴含的要求,它除了体现于作品的选材,表现的内容,及时的捕捉,更孕育在缜密独到的构思和创意中,它能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节奏,反映时代的希望,闪耀出时代精神的光芒,能以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准确捕捉,使摄影作品传递出比单一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的信息,产生出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摄影家对现实生活应有不同凡响的观察、体验、思考,能透过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发现并提炼出事物中隐含的意念和哲理。能在浩瀚无垠的人海中捕捉典型,剖析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灵魂,使作品个性独特,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充分展示出生活的复杂性、多义性、深刻性,能试图揭示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可替代性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关系,能引导人们奋发进取且余味无穷。
高品位、高格调的摄影作品,积淀着凝重深沉的生命感受,体现着在坎坷磨难中铸成的忧患意识,折射着虽饱受风霜但仍持著地热爱生活的顽强信念。它不是用1+1=2的公式去套取瞬息多变的生活,也不是用照猫画虎的办法去反映纷繁复杂的事物,而是用敏锐的视角去观照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敏捷的思维去领悟生活的真谛,用娴熟的技巧去捕捉精美的瞬间。它能避开对生活表层的肤浅捕捉,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识与追求的渴望,能够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并从中发现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滋生和积淀起来的心理结构和审美情感。摄影家依靠手中的照相机,摄眼前景,传心中情,颂新世界,破旧观念,或抒发情怀,或侧面述理,或托物言志,或讴歌河山,能够将一切的情致,一切的心语,皆融入摄影这种独特的语汇之中。摄影创作上的这种深沉感,决不是冰冷地摹写现实,而是凝聚起自己洞察世界的目光,站在反映生活的真实起点上,去严肃而热情地瞄向复杂的现实生活,去执著而准确地对历史、文化、社会进行深层次的探视,在风格上形成一种概括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深沉之美的表现。
高品位,高格调的摄影作品,还体现对艺术美的追求。它源于生活,是生活美的升华,蕴涵着高妙精致、情境合一的审美境界,展露着对自然的挚爱对美好生活的直觉洞照,体现着至情至性灵感神思的个性结晶。它是摄影家在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以至于典型化地加以表现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的审美理想,流露着的思想倾向,抒发着的个性情感,表现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对艺术美的追求。郎静山、钱万里、陈复礼等人刻意追求诗意画意之美;王苗、罗小韵,徐哲等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象去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感情;杨绍明偏爱用摄影去表现历史名人的生活;王文澜重视瞬间动感的捕捉;张旗善于通过形象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李晓斌注重新闻要素的历史文献价值;都是力图挖掘摄影作品蕴舍的诗情画意,创造独特的意境,去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以此对比当今许多尚不失为美的摄影作品,就会衡量出它们的美实在肤浅——离感官愉悦近,距想象创造远。
高品位,高格调的摄影作品,还需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技巧,把四维空间中各种活动的客观物体统一表现在摄影画面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中。它可用慢门追随来反映对象的运动性质,用合成摄影来扩展物体的空间变化,用多次曝光来表示事物的时间过程……如凌飞等人拍摄的《长城之夜》,由于他们对古老长城的象征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促使着他们多人联手合作,采用多个闪光灯分段曝光这种特殊的技巧,将古老长城拍成了一条闪烁着多种色彩的龙,体现了作者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陈长芬拍摄的《日月》构思设计更具匠心,他将灿烂辉煌的太阳与扑朔迷离的月亮组合在一起,使我们见到了一个梦幻般的景象。既表现了宏观世界的壮丽雄伟多又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让人们的思想升华到一种微妙状态。还有许多摄影作品,追求浓郁地方性与现代感相结合,用多角度拍摄,多特技制作,使摄影作品宛如瑰丽的画卷,向人们展示着世界的美好。
应着重强调一下的是,我们虽然追求摄影作品的高品位和高格调,但我们却不主张摄影创作要完全脱离政治去“表现自我”,去过多地追求离奇和怪诞的东西。因为凡是真正有影响的摄影作品,并不能割断其与政治意识的联系,更不是那些脱离现实的空灵吟唱。我们不反对摄影艺术表现重大政治性,政策性的题材, 更不反对摄影艺术反映伟大时代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事件。我们恰恰认为,重大政治性、政策性题材更能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更值得我们去拍摄。因为艺术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经济与政治又是密不可分的,完全脱离政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关注政治的摄影作品,只要能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摆脱那种政治观念的图解,改变那种游离于改革风云之外的简单直视,就不但能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而且更能完成摄影作品的艺术使命。
当前的改革是亿万人民所关注的中心,它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状态、价值观念、伦理标准乃至精神走向等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人们都希望通过摄影作品看到改革在各个层面的显现,希望通过摄影作品来表现在改革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结构的变化,希望通过摄影作品来揭示矛盾,抨击时弊,鼓舞进取,焕发力量。摄影作品表现这样的内容,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能联系创作者和观众心灵之间令人折服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这些摄影作品具有的高品位和高格调,就能生动、深刻地切入现实生活,并能用动人心弦的审美力量去打动人心。
四、把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新时期摄影创作的重点,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波助澜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伟大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摄影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关键是以艺术地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人生世相为己任的摄影创作要突出时代主旋律,唱响时代主旋律。缺乏时代主旋律的摄影作品,不论其形式多么新颖,艺术性多么高超,也难以进入佳作之林,难以产生热烈而积极的社会效应。
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是党中央对当前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中国摄影艺术创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每个摄影家都要把大力弘扬这一主旋律,作为新时期摄影创作的重点,拿出大举措,争取大突破。要走出封闭的形式和自我小圈子,充分发挥摄影的功能和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质量高、影响大的摄影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多创作一些摄影精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要着力组织好弘扬主旋律的摄影精品
的创作,用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繁荣文化市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组织,鼓励创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遵循“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创作出更多的反映我们时代精神,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作品来。我们要力图使拍摄的摄影作品生动活泼,雅俗共赏,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因为任何时代的主旋律,都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抹煞了民族性,时代性则为无本之木;忽视了时代性,民族性就难以升华。主旋律本身,就是民族文化传统与进步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创作中,要多创作一些反映民族性的摄影作品,努力使广大观众在欣赏、娱乐的过程中,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美德、高尚情操的教育和陶冶,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和进取精神。
大力弘扬主旋律,要多多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针,把照相机对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准确反映广大群众的火热生活和先进典型,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擂鼓助威,推波助澜。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各族人民团结进取,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发展的这个主流,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光明、积极、健康的内容,理应在我们的摄影创作中得到真实反映和充分体现,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时期,社会上不可能没有一点“噪音”,这就更需要我们用摄影去弘扬时代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社会活力。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两者相统一,应是中国摄影艺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体现。能使人民群众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的摄影作品,都应受到欢迎和鼓励。反映主旋律的摄影作品,思想内容要健康向上,表现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精益求精,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的摄影创作不能因强调主旋律而忽视多样化,更不能以强调多样化来冲淡主旋律。而是要互依互促,互激互惠,使之相得益彰,共臻崇高,为摄影作品创造出一种美好的境界。
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使我们的摄影作品符合人民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社会进步,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作为一名摄影家,有责任在弘扬主旋律中发挥积极作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现人民、鼓舞人民的优秀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摄影家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
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深入,给我们开展摄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时机,以自己面向现实的洞察性思索,以独特的美的发现,以创造激情与生活相交融的直接升华,去努力开拓中国摄影艺术的新境界。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