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对新闻摄影舆论引导的点滴思考
一、案例
1998年年底竣工、耗资3.1亿元的陕西宝鸡冯家山水库输水管道10年间11次爆管。尤其是2008年12月4日、10日、16日连续3次爆管,一座将近百万人口的城市百分之七十的市民没有水吃。
一时间,陕西宝鸡成为媒体和网络关注的焦点——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新闻1+1》,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全国众多报纸的连篇累牍,报道的就是宝鸡市区输水管道爆管……
2008年12月24日,我坐火车到湖南韶山采访。路上当旅客得知我来自宝鸡,几乎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就是爆管的那座城市”;外地的朋友发来短信息:“需不需要给你邮寄点矿泉水”,“一家人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这里有水吃”……
在“百度”上,有人调侃说:宝鸡,一座没有水刷牙、洗脸的城市;宝鸡,一座家家户户都用盆盆罐罐接水的城市……
可见,突发应急公共事件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之大,影响之广,是不可估量的。
究其原因,就是突发事件是与灾难相连,其特点表现为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一般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和震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在短时间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搞清楚了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宝鸡输水管道爆管事件的背后,还有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就是许多媒体把输水管道比作“深水炸弹”,把“爆管”说成是一个贪官留下的“城市之痛”。
2008年6月,原宝鸡市委书记、陕西省政协前副主席庞家钰因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因官僚主义失职渎职,才种下设计不达标、用料不合格等一系列坏种子,继而留下了这颗随时可爆的“深水炸弹”。截止12月10日第十次爆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达到1200多万元。
难怪当地老百姓这么说:“今年5月我们要防地震,进入12月份要防爆管,但是地震是天灾,可爆管却是人祸。”还有媒体在报道中这样写道:“在现场,5岁的小孩刘星问爷爷:‘这地底下埋的是什么东西?老爆、老爆的?’老汉气呼呼地回答:‘这底下埋着一个贪官!’”
二、比较
面对宝鸡市“爆管”这个突发公共事件,我们仅以《华商报》和《宝鸡日报》的报道对比中,解读新闻摄影在“爆管”事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华商报》在宝鸡爆管事件中,运用新闻摄影这一有力武器,给地方党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摄影这一有利武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08年12月11日,《华商报》在第十次爆管发生后的第二天,在头版用六栏的大照片作为当日头版“卖点”,配以《宝鸡冯家山水库输水管道第10次爆管 掏空高速地基》的超粗黑标题,特别醒目和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在A17版刊登了一张《自来水公司15辆车给小区送水》的新闻照片,把“爆管”带来的危害和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直观地展现出来,通过新闻摄影这个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天的《华商报》很快被市民抢购一空。
第十次爆管后,抢修一直持续了三天,数十万市民没有水吃。举一个小小的数字,宝鸡市区一个卖桶装水的点,在没有爆管的平常日子里,一天要出水70桶,但是在爆管之后一天要出水500桶,因为大家没有水喝了,只能去买桶装水,但是透过数字的变化就能感觉到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多么大的影响。而作为宝鸡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强势媒体《宝鸡日报》没有及时刊发一图一文。
在宝鸡日报的积极争取下,终于在12日的报纸头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报心的大图《抢修,抢修,十万火急!》将图文加框处理,人们通过头版的大照片,看到了相关部门积极抢修的举动。
12月16日,输水管道第十一次爆管。
12月17日的《华商报》头版与11号报纸如出一辙,几乎通栏的大照片,配以《宝鸡输水管13天3爆》的黑底白字大标题,又一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华商报》在A04、05、06、07版,用了4个半版的篇幅和8张照片,全景展示了冯家山输水管线爆管之痛,先后用了《第11次爆管 冲毁市区主干道》、《爆管 一个贪官留给一座城市的痛》等题目进行了深度报道。
当日,宝鸡日报新闻摄影反应及时,17日头版将近半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3张照片,报道了12月16日爆管事件;两张“水漫金山”的小照片,主打图片是一张在市区主干道上抢修的照片,并将这组报道安排在头版的下方处理,这些举措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主标题《冯家山输水管道发生爆管》,配以副题《我市有关部门紧急投入抢修,力争48小时恢复供水》,稳定了市民的情绪,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帮了忙”。
但是,从视觉感受上来说,华商报的报道还是有亮点、有卖点!因为他们图文报道有层次,有角度,有现场的东西,有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们既有新闻现场,又有新闻背后的故事和平民化视觉的照片。
《华商报》2008年12月17日A01、A04、A05、A06版面“爆管”报道。
在18日的报道中,宝鸡日报继续关注后续报道,在头版报心以《昨晚市区部分地段供水恢复正常》为题报道了输水新管道安装完毕,恢复供水的消息,同时在头版头天位置刊登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就解决群众吃水问题的积极态度,赢得了声誉。
宝鸡日报2008年12月12日、17日、18日关于“爆管”的报道。
三、思考
形象性是新闻摄影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这就是说,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和文字新闻、口语广播比较,新闻摄影形象性的优势在于视觉直观性和现场可证性。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公众一般会对新闻媒体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产生强烈的依赖。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冗长沉闷的文字;而具备丰富的形象性、有着强烈视觉感受的新闻图片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
面对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新闻媒体一定要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要有关注热点、引导热点的责任;而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新闻摄影又有着纸质媒介独特的视觉和传播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个时候,突发事件带给民众心灵冲击和震撼的报道,新闻摄影这种手段不失为一个重要手段;也就是说,新闻摄影能最快最直接最准确地让受众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真相。
现在,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了,能够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大都是那些撼动人心的摄影作品,比如敬礼娃娃小郎铮,比如哺乳的女警察,比如紧紧握住一支笔的学生的手,比如十三人抬一人的“雕塑般”的影像,比如天安门广场上“中国加油四川加油”的呐喊……为什么这些画面能这么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中?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形象直观而又撼动人心的摄影作品,它们靠的是形象性打动了受众。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2003春天那场至今让人颤栗的SARS。实际上,非典的前期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一次严重的失职和缺位。由于新闻透明度不高,媒体的沉默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和泛滥,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同时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后来国家及时改变了这一状况,迅速扭转了报道角度,大量的报道、大量的新闻图片告诉了人们事件真相,告诉了人们如何防止非典,让人们看到了一批批令人尊敬的抗非勇士形象和他们的无畏精神!
一个处理得当、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尊重了民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海量地报道了事件的内幕,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好评,也使老百姓在重大灾难面前能够及时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预防与准备;一个失职缺位导致谣言四起,群众的健康和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看来,在公共突发性灾难发生后,只有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运用新闻摄影这个形象性的武器,始终掌握灾情发布的话语权,才能争取舆论的主动,赢得公众的信任。
新闻摄影是提升报纸舆论引导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
要把重视新闻摄影作为增强报道吸引力、感染力的必由之路;在报纸版面上丰富图片信息量,形成舆论亮点;同时要增强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在舆论竞争、舆论引导中抢占先机;新闻图片要有感人的细节,要生动活泼,通过通俗易懂和鲜活的画面来展示群众关心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
那么,新闻摄影在突发应急事件中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呢?
一、在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新闻摄影报道一定要及时跟进,这样才能很好地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12月10日的爆管,由于华商报第一时间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高速公路被爆管的水柱冲毁的照片和市民通过各种形式排队等水的照片,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了突发事件的真相和对百姓生活造成的困难,引起市民关注,占据了舆论的引导权;而作为党报的《宝鸡日报》晚刊登了一天,尽管用相关单位积极紧张抢修的照片引导舆论,但起到的作用就小得多了。
12月16日又一次爆管,宝鸡日报新闻摄影及时报道,作用不可小视。
二、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相关部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为新闻摄影服务。
一是处理好“抢”与“捂”的关系,尊重公民的知情权。要通过新闻摄影这个有力的手段去“抢”新闻,主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这样才有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二是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发生了突发事件,想“堵”是堵不住的,因为现在人们信息来源的渠道非常多;要“疏”,要让“水”朝着我们媒体疏导的方向“流动”。三是处理好“服务”与“拒绝”的关系。有关部门要服务媒体,不要拒绝媒体;因为新闻摄影要求记者第一时间在现场,要为摄影记者现场拍摄采访提供便利,提供信息,为他们服务。
三、不断改进和创新新闻摄影报道手段,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闻摄影可以增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也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报道手段,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有强烈的画面语言,有视觉中心,好的照片可以说是“一图胜千言”。这些好的新闻照片对于群众来讲,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都会大大增强。
四、在突发应急事件中,新闻摄影既要及时报道,更要挖掘报道深度。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报纸新闻摄影及时报道是第一位的,但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新闻的深度,让受众全方位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和背景。
此次《华商报》在12月17日当天的报纸上,除了头版用大照片、大标题等醒目的视觉语言报道了第十一次爆管这个事件的同时,用了4个半版的篇幅进行深入报道,让读者了解爆管背后的内幕,起到的作用非常好。
五、新闻摄影应该把镜头多对准普通老百姓,使报道视觉更加平民化。
在汶川地震的摄影报道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报纸的摄影作品镜头关注最多的是普通群众,既有受灾者,又有救援者、志愿者,还有捐钱捐物的平民百姓;这一个个平凡的人物叠加在一起,就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积累在一起,瞬间就打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唤醒了人们心中的人性。这个传播效果是令人赞叹的。
在这次爆管事件的报道中,作为都市报纸的《华商报》就注重了这一点。他们拍摄和选择画面的视觉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的,照片所反映的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体现了人性化,表现了人情味,很好地拉近了报纸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而地方党报在图片的选择上,往往大多是抢修的画面,缺少人情味。在宝鸡日报爆管的报道中,刊登的主打照片都是抢险现场的大场景照片。其实,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过去党报对于这类事件的报道一直存在着误区——要么隐瞒事实,少报、不报甚至瞒报;要么在报道中过多关注政府救援,或者领导人的慰问,沿袭“反面文章正面做”的理念,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使读者感到乏味平淡。
基于这一点,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应该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和报纸图片编辑在拍摄照片、编发图片时,多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上来看待事件本身,彰显人文关怀。
|